新闻中心   >   基层要闻

走进陕化公司磷铵分厂:从传承中“取经” 向卓越迈进

2025-05-30

作者:丁菲

“企业生存靠质量,保证质量靠员工,员工生存靠企业”。

“把忠心献给企业,把诚心献给客户,把信心留给自己”。

走进陕化公司磷铵分厂(以下简称“磷铵分厂”),在磷酸二铵成品包装墙上,这两句朴素的标语醒目夺人,不仅是艰苦奋斗的见证,更是一代代干部员工精神血脉的延续。

走进磷铵分厂,经年的木质桌柜古朴陈旧带着斑驳,却依然完好如初;桌柜内,各类文件资料和物品精心摆放,整齐有序;水泥地面在常年的走动中,被磨得发光发亮;质朴的员工正在通过“数字大屏”调度老装置运行,在精细管理中走向现代,在打造传统煤化工标杆企业中奋斗。

32d542e0c219e40b6917e898523028a.png

在“传承”中突破 从“生存密码”到文化根基

走进磷铵分厂,阅读一部“生存之战”的奋斗史。

1991年,原陕化复肥厂磷铵装置投产,成为陕西省“七五”“八五”重点工程。然而,受限于体量小、工艺老旧、成本高企、市场波动的多重压力,这条生产线长期挣扎在亏损边缘,“开车即亏损”的困境持续多年。彼时,那句“企业生存靠质量、保证质量靠员工、员工生存靠企业”的标语,逐渐成为磷铵人背水一战的精神力量。现如今,面对2024年磷铵市场持续低迷,磷铵分厂刀刃向内,以“紧日子”思维推动机制创新,通过氟钠岗位用工改革、配矿策略优化、包装线自动化改造等举措,全年产量突破34万吨,创历史新高。

这一历史新高的背后,是20年前“质量与员工共生”理念的延续。磷铵分厂始终将质量管理视为生命线,从原料配矿到成品包装,每一环节均建立标准化流程,并通过“质量考核挂钩绩效”激发全员责任意识。2025年3月,磷铵分厂引入DCS实时监控系统,将成品袋重误差从0.4kg降至0.25kg,仅此一项年创效180万元。正如磷铵分厂老员工所言:“过去靠‘忠心’保质量,今天用‘匠心’提精度,但根子里的责任感从未变过。”

在“执行”中创新 向“卓越基因”要生产力

走进磷铵分厂,聆听分厂讲述发展史。

2018年磷铵分厂首次尝试纯贵州矿生产时,物料反应活性差、系统料色泛白等技术难题频发。面对挑战,团队以“质量即生命”的信念,连续数月驻守现场,最终通过优化料浆配比、创新“快速洗涤法”,将停车清理时长缩短40%,产量逆势提升。这一战,不仅延续了“质量靠员工”的基因,更让“创新”成为新一代磷铵人的文化自觉。

创新是磷铵分厂的破局关键。磷铵分厂“8小时极速复产”案例,正是这一基因的集中体现。2025年5月13日,分厂接到复产指令后,以“问题不过夜”的效率完成设备调试、人员调配,仅用8小时实现全线开车,完成料浆法二铵复产,刷新行业纪录。这一速度的背后,是“四种经营理念”的深度实践——用“营销思维”优化生产流程,用“赚钱思维”推动技改技措。

磷铵分厂以机制创新激活内生动力。通过“产量承包、多劳多得”改革,氟钠岗位月产多次刷新纪录;一线员工的“闲话”与“牢骚”被转化为技术突破点:老班长提出的酸性料浆比重调整方案,使一铵装置日产提升100吨;员工随口一提的“折流板改造”将二铵装置开车周期延长5天。这些看似微小的创新,实则是“本位做事、换位思考”文化的具象化。磷铵分厂负责人始终坚持“卓越不是口号,而是每个岗位的主动求变,创新突破。”

在“变革”中发展 从“求生存”到“创标杆”

改革是催化剂,员工与企业同频共振,才能迸发新质生产力。2010年,面对行业产能过剩与环保高压,磷铵分厂以“敢啃硬骨头”的魄力启动环保改造:尾气吸收塔投用、重力除尘系统升级、破碎机改型……十余项技改项目将尾气氨含量从2000mg/m³降至1000mg/m³,年节约蒸汽成本超百万元。

2018年,磷铵装置区通过厂容改造,将“灰头土脸”的老厂房变为“清新整洁”的新园区;办公楼与操作间焕然一新,蒸汽管道用铝皮包覆,安全标识清晰醒目。一位副厂长感慨:“环保改造让员工从‘爱厂如家’变为‘爱厂胜家’。”

当前,磷铵分厂正以“传统煤化工标杆”为目标,推动产能与效能双提升:料浆法二铵日产稳定在550吨以上,传统法工艺通过折流板改造实现15天长周期运行,全自动包装线年创效超200万元。磷铵装置运行率100%,日产屡创新高。

在“幸福”中成长 从“生存共同体”到“命运共同体”

更深层次的员工幸福,源于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。2023年,磷铵分厂推行“班长公推公选”,推行“绩效杠杆”机制,让员工共享发展红利。2024年氟钠岗位通过产量计件奖励,员工收入同比增长20%;双秤自动化包装线改造后,操作人员减少50%,但技能培训让留下的员工转型为技术骨干。这种“减员增效不降幸福感”的模式,正是陕化“员工与企业共生共荣”理念的生动诠释。

“走进磷铵分厂”不仅是走进生产线,更是走进一代代员工用质量铸就尊严、用创新迈向未来的精神力量。当手写笔记与数字监盘在生产线共鸣,当“质量铁律”与“数字基因”在磷铵装置中交融,磷铵分厂正在从“保证质量靠员工”到“员工幸福驱动质量”,从“生存压力”到“卓越追求”。

20年前的标语是生存哲学,今天的行动是奋斗宣言。真正的传承,是将文化基因融入每一次高效执行,将历史智慧转化为每一处精益改善。真正的现代化,从来不是对历史的告别,而是让传承的薪火,照亮卓越的征程。